桐城派研究
善因善创:方东树诗歌“通变”论
郭青林(1)
《龙眠风雅》的诗学传统
潘 林(6)
陈独秀研究
陈独秀与中共早期新闻体制的创建
张 朋(11)
爱国、爱真理、爱人道:陈独秀“三爱”笔名考辨
陈长松(17)
历史研究
徽学学科理论基本问题再研究
徐国利(21)
清代火票初探
杨卓翰(29)
从苏荫椿手稿看清季民初皖南下层士绅的社会生活
李永卉(32)
略论北洋军队的用人机制
张 彧(36)
王宠惠关于民初宪法体制的构想
李 超(42)
法律审判与历史评价:马拉之死的法理与历史价值冲突
张宇溪(46)
文学研究
人事纠纷与中华剧艺社的解散
吴 彬(51)
美国国会图书馆藏《新安女行录》考略
童岳敏(58)
论北宋《毛颖传》的仿作
卢 洁(63)
华盛顿.欧文《纽约外史》中的反启蒙思想
黄 贺(67)
追寻与救赎之旅
——论麦卡锡小说《路》中的旅行叙事
孙昔君,张小平(73)
语言研究
宋元以来契约文书词语考辨九则
张 丽,韩 健(79)
“迟早”的词汇化考述
郑成朗(82)
二语语用教学研究述评
林中晨(87)
政治学研究
认知、组织与形式: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反腐实践与启示
徐理响(94)
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逻辑与历史任务
周 泉(99)
法学研究
环境侵权及其责任认定
聂早早(104)
司法能力嵌入论
徐 钝(108)
社会学研究
城市贫困家庭社会排斥研究
——以宁波市鄞州区为例
刘明月(113)
大学生精神成人的价值维度及有效载体
李广贤(117)
哲学研究
先秦“类”的基本内涵及其思维演进
蒋开天(122)
论启蒙理性的双重作用及其边界
杨兴旺(129)
文化艺术研究
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路径探究
胡 薇,陈志超(133)
动漫品牌及其全球形象的原型基础
肖 玮,朱胜甲(137)
教育教学研究
学校体育要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打好根基
——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
王先民,王杏初(140)
安徽省幼儿教师心理资本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
宋志英,范立刚(145)
从教室到法庭:移动课堂在法学专业教学中的运用
焦少林(150)
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精读的四种方法
徐文翔(154)
把微课带进现代汉语课堂
林松华(158)
多媒体投影教学在英语课堂应用中的问题分析和探索实践
胡春梅(161)
整体与协同:辅导员职业角色的再思考
朱 磊(165)